湖北首个公铁民营物流园崛起“武汉北”

2016-11-07       浏览次数:22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记者从红安经济开发区获悉,振鑫物流与浙江传化物流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湖北首个公铁结合的民营物流园区。

据了解,作为开发区支撑性产业园区,传化振鑫物流城将引进专属货运铁路,率先在湖北省实现公铁联运。

该项目规划面积2000亩,其中商业用地960亩,配套产业用地1040亩,规划建筑总面积2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电子商务、生产加工、产品交易、仓储物流、后勤服务为一体的超大型现代化铁路物流综合体。

其中,物流城的主要经营业态为建材及服装两大行业,规划建设六大区域:商务酒店娱乐区、欧式商铺商业区、框架厂房生产区、专属铁路物流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绿色生态住宅区,形成物流产业全产业链布局,满足产业上下游所有配套需求。

传化与振鑫联手之后,将由传化全面负责项目整体运营。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企业,物流产业目前在全国运营近100个大型公路物流港。作为国内最早采用平台经营模式对行业转型升级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传化物流致力于构建“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未来将为传化振鑫物流城提供强有力的运营保障。

区位优势独一无二 抢占大武汉产业转移先机

红安作为革命老区,深处武汉腹地,为何吸引多家巨头目光,将其作为打造现代物流平台的第一选择?

现代物流产业,离不开公路、航运、水运及铁路等资源,位于武汉北大门的红安,距离天河国际机场、阳逻万吨深水港、武汉北亚洲最大编组站等交通枢纽,均在40公里至50公里之间,车程仅半小时左右。一张地图是最好的招牌,从红安经济开发区画出3根线,至天河机场、阳逻港、汉口北市场,如此快捷的区位,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由于武汉土地资源有限,“限货令”强势执行,物流产业外迁转移已不可避免,而红安经济开发区凭借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成为大物流产业布局的不二之地。

作为特大城市,武汉拥有成熟的钢铁、汽车、商业等产业优势,周边卫星城与武汉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但因土地等各类资源日益紧张,武汉的产业发展开始遭遇瓶颈,如何融合城市圈协调发展,突破“一城独大”经济格局,已成为武汉城市圈探索的焦点。

汉正街北迁,成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标志产物。6000余家汉正街服装企业外迁,与之相关的物流、仓储等,也逐步外迁至具有资源优势的卫星城。如今,红安、黄陂等地,已成为汉派服装产业“后方工厂+仓库”,这场变革引发城市圈商业“生产基地+现代物流+现代商城”的联动新模式。

不仅是服装行业,未来武汉城市圈在瞄准国际物流中心的征途上,大物流产业随着生产、商贸的外扩,已不可逆转的要将重心放在城市圈的卫星城。从地图上看,武汉是城市圈的核心,为众卫星城所环拥,而红安凭借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已抢占大武汉产业转移先机。

武汉北物流港崛起 助力大武汉商贸复兴

紧邻武汉外环、距汉口北仅18分钟车程;距阳逻深水港44公里,天河国际空港45公里;京珠、沪蓉、大广三条高速公路黄金交汇点......

红安经济开发区,凭借与武汉的地缘优势,成为承接大武汉北扩的发展极,将红安南从“红安地缘”变身“武汉地缘”。红安南部120平方公里开发区产业园,成为离武汉最接近的产业新城。正如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所言,红安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不仅带动红安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武汉产业升级腾挪空间,这是双赢的选择。

武汉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素有“货到汉口活”之说。但在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货到汉口活”,正孕育新的内涵和外延。受空间地理所限,武汉崛起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征途中,必须突破藩篱,而武汉北凭借绝佳区位优势,正成为大武汉复兴的关键支撑力量。

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红安重点打造的开发区,短短3年时间共引进项目145个,协议投资额1206亿元,其中产业集群项目8个,有10家企业已正式投产,即将有15家企业投产,两年新建厂房面积150万平方米,是建国以来红安规模企业厂房面积总和的3倍。

武汉乃至沿海的产业转移,已经先行入驻红安经济开发区,他们对大物流需求迫在眉睫。

正因如此,“传化振鑫物流港”正是趁势而上的必然选择。

“城市圈快速物流通道的打通,不仅意味着商贸业在圈内市场实现无缝对接,更将形成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邓宏乾认为,目前,汉口北联手红安武汉北区域的物流商贸集群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协同发展、物流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这将是武汉城市圈冲击国家物流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伊房网】文章转载自官方媒体或其他网站,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使信息更广泛地传播以更好的发挥其价值, 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请本网站联系,本站会尽快予以处理。
关键词: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